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雅鲁藏布江结合带东段夹在南、北两条蛇绿混杂岩带之间的一套活动类型的上三叠统朗杰学(岩)群,许多地质工作者对其地层层序、沉积特征、变形变质、物质来源以及形成的构造环境进行过研究。作者在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对比了已往区调工作获得的实际资料,以(构造)岩石地层为基础,结合沉积古生物特征、变形特征以及区域大地构造背景,对该岩(群)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初步认为:朗杰学(岩)群地层层序自老至新为宋热(岩)组、江雄(岩)组和姐德秀(岩)组(章村岩组);郎杰学(岩)群的构造样式为一“Ω”型两翼不对称的复式背斜构造。
推荐文章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层序地层对比研究
四川盆地
西
坳陷
晚三叠世
层序地层
对比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层序地层学研究
四川盆地
西
前陆盆地
晚三叠世
层序地层学
沉积相
岩性圈闭
预测
通南巴地区上二叠统一下三叠统层序地层划分
四川盆地
通南巴地区
晚二叠世
早三叠世
地层
层序划分
层序格架
储集层
勘探区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东段白垩纪混杂岩归属及其构造意义
岩相分析
碎屑锆石
朗县白垩纪混杂岩
郎杰学群
上三叠统
印度-亚洲碰撞边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雅鲁藏布江结合带东段仁布-曲松地层分区上三叠统朗杰学(岩)群层序及构造样式再认识
来源期刊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朗杰学(岩)群 层序 构造样式 雅鲁藏布江结合带东段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区域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80
页数 9页 分类号 P535
字数 732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占武 3 2 1.0 1.0
2 张文峰 2 1 1.0 1.0
3 韩湘涛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朗杰学(岩)群
层序
构造样式
雅鲁藏布江结合带东段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季刊
1009-3850
51-1593/P
16开
四川成都一环路北三段2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19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27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