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针对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定义、病因及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分别进行论述。有典型反流症状而无报警症状时可作出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假设诊断,并可开始经验性质子泵抑制剂(PPIs)治疗。如标准剂量双倍PPIs 8~12周仍未能控制反流症状应该考虑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此时,应进行一系列的检查重新评估诊断,如内镜检查(必要时活检)以排除已知的其它上消化道疾病,各型便携式pH监测(必要时联合阻抗监测)以明确反流与症状的关系,来优化药物治疗、内镜或手术治疗。上述所有治疗都应在改善生活方式和控制体重的基础之上进行。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概念,已经从一种持续的黏膜疾病,转变为一种PPI治疗难以消除的反流相关症状,诊断和治疗手段也获得了长足发展。
推荐文章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临床指南的系统评价
胃食管反流
循证医学
指南
系统评价
胃食管反流病的分类和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胃食管反流病
反流性食管炎
非糜烂性反流病
食管下端括约肌
消化道
幽门螺杆菌
胃食管反流病病人疾病负担研究进展
胃食管反流病
疾病负担
测量工具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基因多态性
药物治疗
综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中华胃肠内镜电子杂志 学科
关键词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诊断 治疗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8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43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7/cma.j.issn.2095-7157.2014.01.00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苏秉忠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115 568 12.0 16.0
2 牛海静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14 63 5.0 7.0
3 胡海清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32 113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3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42)
二级引证文献  (28)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10)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20(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诊断
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胃肠内镜电子杂志
季刊
2095-7157
11-9348/R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8号 解放军总医院门诊大楼五层A区A501
201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0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