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犬短QT综合征模型易发致命性心室颤动的电生理机制.方法:应用吡那地尔建立比格犬短QT综合征模型,利用篮状电极标测左室心内膜心肌电位.比较静脉推注吡那地尔(负荷剂量0.5 mg/kg,维持剂量每小时0.5 mg/kg)前后,QT间期、T波峰末间期(Tp-Te)、心肌细胞复极90%的动作电位(APD90)及激动恢复时间(ARI)、心室颤动周长(VF-CL)等参数的变化. 结果:与基础状态相比,吡那地尔显著缩短窦性心律和300 ms起搏时的QT间期,分别为(264±17) ms对(240±15) ms,P<0.01;(247±7)ms对(229±10) ms,P<0.01.应用吡那地尔后,APD90、ARI和VF-CL均较基础值显著降低,分别为(175±11) ms对(164±11) ms,P<0.01;(156±11) ms对(147±10) ms,P<0.01;(104±9) ms对(95±7)ms,P<0.01.同时,Tp-Te间距较基础状态延长19%,即(35.8±3.4) ms对(44.1±1.4) ms,P<0.01. 结论:不应期缩短和不应期心室跨壁离散度增加可能是吡那地尔诱导短QT综合征并发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基础.
推荐文章
心室颤动家兔复苏后QTpeak间期的变化
心室颤动
心肺复苏
QTpeak间期
猪心室颤动模型的建立
心室颤动
球囊电极
模型
急性心肌梗塞时QT间期离散度对心室颤动的影响分析
QT间期离散度
急性心肌梗塞
心室颤动
影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犬短QT综合征发生心室颤动的电生理机制研究
来源期刊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吡那地尔 短QT综合征 心室颤动 电生理学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57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23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6583.2014.01.01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吡那地尔
短QT综合征
心室颤动
电生理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双月刊
1673-6583
31-1951/R
16开
上海市建国西路602号
4-188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4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12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