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考察不同浓度以及不同溶剂聚乙二醇200、聚乙二醇400、复配型的聚乙二醇/丙三醇(PEG/Gl)对二氧化硅/聚乙二醇(SiO2/PEG)剪切增稠体系的影响,采用流变仪测试该剪切增稠液的稳态流变性能.测试表明,复配型分散介质的增稠效果不如单一分散介质,临界剪切速率PEG400< PEG200< SiO2/PEG400/Gl<SiO2/PEG200/Gl,因此当需要在较小剪切速率条件下增稠时,应选用分子量较大的聚乙二醇单一分散介质;同时,分散相质量分数越高,体系的增稠现象也愈明显.
推荐文章
硅微粉对剪切增稠液流变性能的影响
剪切增稠液
流变性能
增稠机理
硅微粉
多相剪切增稠液的流变性能
剪切增稠液
分散相
碳化硅
流变性能
温度对SiO2/PEG基剪切增稠液流变性能的影响
剪切增稠液
智能材料
SiO2/PEG200
临界剪切
流变性能
响应机制
多相剪切增稠液的流变性能
剪切增稠液
分散相
碳化硅
流变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浓度和溶剂对剪切增稠液流变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玻璃钢/复合材料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剪切增稠体系 流变性能 临界剪切速率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35
页数 4页 分类号 TB332
字数 243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陆振乾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 4 25 3.0 4.0
2 景晓颖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 4 19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6)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6)
198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剪切增稠体系
流变性能
临界剪切速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月刊
2096-8000
10-1683/TU
大16开
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海四路25号院6号楼
82-771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63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2360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