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某型动车组轴承外圈滚道面出现不同形式的剥离伤损,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轴承外圈试样宏观伤损的形貌和剥离特征,分析轴承外圈内部的非金属夹杂物和氢致缺陷,研究轴承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氢元素对滚动接触疲劳裂纹萌生和扩展的影响;使用有限元方法分析轴承外圈滚道面承载区的应力分布,进一步确定导致轴承外圈剥离伤损的破坏机理.研究表明:2个轴承外圈试样的滚道面剥离损伤均为典型的滚动接触疲劳伤损,剥离起源于外圈承载区上部的缺陷;其中一件轴承外圈滚道亚表面上存在大于临界尺寸的硬脆非金属夹杂物Al2O3,另一件轴承外圈中存在夹杂物和氢致缺陷,在滚动接触应力的作用下,这些缺陷导致和促进疲劳裂纹的萌生与扩展,使轴承外圈的滚道面上发生疲劳剥离损伤,损害了轴承的服役寿命.
推荐文章
使用高精度轴承钢钢领的体会
高精度
轴承钢
20钢
钢领
使用质量现状
成本
效果
轴承钢钢领可修复性研究
轴承钢
表面粗糙度
显微维氏硬度
离心研磨
Cr4M04V轴承钢旋转弯曲疲劳寿命及疲劳裂纹萌生机理
轴承钢
旋转弯曲疲劳
碳化物
夹杂物
附加回火对风电轴承钢球压碎载荷值的影响
附加回火
风电轴承
钢球
压碎载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轴承钢内部缺陷对动车组轴承服役寿命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铁道科学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轴承 滚道面剥离 机理 非金属夹杂物 氢致缺陷 滚动接触疲劳 动车组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82
页数 5页 分类号 U266.2|U260.331.2
字数 323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4632.2014.03.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韩建民 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 70 664 14.0 22.0
2 张斌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 20 140 7.0 11.0
3 付秀琴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 17 136 7.0 11.0
4 张弘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 29 171 8.0 11.0
5 张澎湃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 23 67 5.0 7.0
6 丛韬 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 16 76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轴承
滚道面剥离
机理
非金属夹杂物
氢致缺陷
滚动接触疲劳
动车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铁道科学
双月刊
1001-4632
11-2480/U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
82-776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0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55685
相关基金
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news.bjtu.edu.cn/old/Service_info/item.asp?id=73&types=regulation_memo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