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提出了基于露头资料建立西班牙东南部中新统冷水碳酸盐岩(heterozoan)、温水碳酸盐岩(photozoan)、鲕粒灰岩和微生物碳酸盐岩静态地质模型的工作流程。综合利用野外观测资料和激光雷达(光探测和测距)资料建立了逼真的虚拟露头。野外观测所获的资料被描绘在虚拟的露头上,用于地层识别和对比。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将地层从露头点向其他方向外推,并建立现实的等时模型层。通过绘制和测量地层剖面将沉积相赋予模型层。借助精确定位点(pinning points)来重建海平面历史,并根据古地形来确定古深度。在进行沉积相外推时使用了地质空间分析法,并利用古深度来控制沉积相的分布。白云岩化作用和大气水方解石胶结作用是影响孔隙度和渗透率的主要成岩作用产物。在野外对其分布进行了成图,并在实验室中对其进行了量化,相关结果用于指导把成岩作用产物纳入地质模型单元。建立了6个情景模型,用于描绘成岩效应的不同期次和不同组合对孔隙度和渗透率影响。建立静态地质模型需要使用新的方法。这包括:(1)通过使方程与在露头上拾取的层位拟合而将斜坡沉积界面延伸到整个模型区域(model area)的新的工作流程;(2)通过建立相对海平面与模型层的联系来计算古水深并将计算结果与沉积相概率联系起来的新的工作流程;以及(3)根据碳酸盐岩样品的客观可视化描述结果来预测孔隙度和渗透率的试验性应用。
推荐文章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渗流物理模型
碳酸盐岩
缝洞型储层
试井
渗流模型
基于电成像的孔洞型碳酸盐岩储层连通性评价
孔洞型碳酸盐岩
连通指数
电成像测井
孔洞识别
连通域标记
碳酸盐岩储层的特性
碳酸岩盐储层
储层特性3D映像模型
多学科协作组
四川盆地二叠统海相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
测井评价
碳酸盐岩
灰泥储层
二叠统
四川盆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将地层和成岩关系纳入西班牙东南部中新统碳酸盐岩露头储层类比模型的流程
来源期刊 石油地质科技动态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露头储层 类比模型 碳酸盐岩 成岩作用 地层识别 中新统 东南部 西班牙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118
页数 32页 分类号 TE32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露头储层
类比模型
碳酸盐岩
成岩作用
地层识别
中新统
东南部
西班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地质科技动态
双月刊
北京学院路31号
出版文献量(篇)
64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