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降低和有效控制火炮发射时产生的后坐力,提出了采用增大后坐长度,弹箱与自动炮共同浮动射击的方法,形成一种低后坐力的射击模式,达到以大后坐行程后位浮动的射击方式来降低后坐力的目的.以小口径自动炮为例,建立了该自动炮后坐运动的数学模型,经过动态仿真分析,在两种射速下与常规射击模式的最大后坐力进行了对比,同时考虑到射击过程中弹箱中炮弹数量不断减少而引起后坐质量变化的因素,得出此低后坐力射击模式能够有效降低自动炮射击过程中产生的后坐力,相比于常规射击模式,后坐力降低了50%以上,为小口径自动炮的减小后坐力技术提供了参考.
推荐文章
膛口制退器与缓冲器匹配对后坐力的影响
小口径自动炮
膛口制退器
缓冲器
后坐力
匹配
某自动炮变射速和新型摩擦阻尼缓冲器参数 对后坐力的影响研究
兵器科学与技术
小口径自动炮
射速
摩擦阻尼缓冲器
后坐力
某步行小口径山地炮射击稳定性分析
步行无人火炮
动力学仿真
射击精度
高射速自动机后坐力控制
流体力学
高射速自动机
后坐力
最佳后坐力控制
动态仿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口径自动炮低后坐力射击模式研究
来源期刊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小口径自动炮 后坐力 射击模式 动态仿真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机械与动力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0-274
页数 5页 分类号 TJ302
字数 308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3193.2014.03.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勇 14 22 3.0 3.0
2 郭竞尧 12 26 3.0 4.0
3 刘建斌 6 17 3.0 3.0
4 范文超 北京军代局驻晋中地区军代室 1 5 1.0 1.0
5 豆征 6 1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26)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7)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口径自动炮
后坐力
射击模式
动态仿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3-3193
14-1332/TH
大16开
太原13号信箱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0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54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