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于水稻生长期在生态沟进出水口采集水样,分析生态沟3个不同沟段氮、磷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总氮和硝氮的去除效果表现为高杆灯芯草>茭白>菖蒲,铵态氮的去除效果不稳定;年际间总磷的去除效果存在一定差异,2012年表现为高杆灯芯草>茭白>菖蒲,2013年表现为菖蒲>高杆灯芯草>茭白.不同排水质量浓度下,生态沟对氮、磷的去除率具有波动性,总体上对劣于Ⅱ类排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较好,且在一定排水强度范围内,有控制建筑物时生态沟对氮磷的净化效果较好.
推荐文章
沟渠湿地对农业面源污染物的净化作用研究
沟渠湿地
面污染
净化机理
植被过滤带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进展
水污染防治
植被缓冲带
水体富营养化
农业面源污染
生态工程措施
新疆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量估算及分析
农业面源污染
排放量
估算
新疆
国外农业非点源污染(面源污染)研究动态
农业非点源污染
影响因素
预报模型
防治措施
重点研究领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生态沟对农业面源污染物的净化效果研究
来源期刊 灌溉排水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生态沟 湿地植被 排水质量浓度 去除率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1
页数 分类号 S181|X171.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522/j.cnki.ggps.2014.03.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崔远来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74 3400 31.0 49.0
2 侯静文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17 2.0 2.0
3 赵树君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5 135 8.0 11.0
4 许亚群 25 115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0)
共引文献  (102)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68)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态沟
湿地植被
排水质量浓度
去除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灌溉排水学报
月刊
1672-3317
41-1337/S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宏力大道东380号
36-69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85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51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