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一、《古玺汇编》3432等一系列字均当从柔得声,信阳楚简2.8、2.9、2.14中同一从柔得声字当释渘读为濡,鱼颠匕中从柔得声字当释(蘸)读为蠕.二、《山东新出土古玺印》165第二字原误释为遏,前人改释为遏或(猾),均与字形不合,当释为(鄢).
推荐文章
《素问》考释二则
素问
血气争黑
间者环也
考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古玺考释二则
来源期刊 中国文字研究 学科
关键词 古玺 (鄢)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古文字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5-89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376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沈之杰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古玺
(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文字研究
半年刊
978-7-5458-0773-8/H·9
16开
上海市东川路500号文史楼5310室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