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ISMAD)的病例特点及诊治策略。方法分析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12例ISMAD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经腹部增强CT或者CT血管造影(CTA)检查明确诊断。治疗方法包括观察治疗、保守治疗、置管溶栓、腔内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结果2例没有出现ISMAD相关腹痛症状的患者予以观察治疗。10例有症状的患者中,5例采用保守治疗,1例采用腔内治疗,1例急诊剖腹探查后行手术治疗,再行二期的腔内治疗,2例单纯采用置管溶栓治疗,1例采用置管溶栓后腔内治疗,腹痛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2~60个月,平均(16.8±12.3)月,患者无腹痛复发,未见夹层范围扩大及血栓增多,腔内治疗的患者支架通畅。结论 ISMAD的症状缺乏特异性,有赖于增强CT或者CTA明确诊断,保守治疗为ISMAD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保守治疗效果较差、预计血管破裂、肠缺血可能性大的患者,应及时予以腔内治疗。
推荐文章
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
腔内介入
保守治疗
症状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腔内治疗分析
肠系膜上动脉
夹层
腔内治疗
支架
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诊治
夹层
肠系膜上动脉
治疗
支架
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19例的临床诊治分析
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
临床诊治
探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诊治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学科
关键词 夹层,肠系膜上动脉 诊断 治疗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48,54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501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常光其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 89 422 12.0 17.0
2 殷恒讳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 46 200 8.0 11.0
3 姚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 57 275 10.0 13.0
4 李勇辉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 12 21 3.0 4.0
5 胡伟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 5 19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38)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夹层,肠系膜上动脉
诊断
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季刊
1674-7429
11-9303/R
16开
广东省广州市中山二路58号
200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3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72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