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将光源和光学探测系统、电化学测量装置等与扫描探针显微镜相集成,研制了扫描近场光电多功能探针系统,在获得高分辨表面形貌像的同时还可同位测量局域光谱、光电压/光电流等光电性质,并可对固液界面光电化学过程进行原位观察.介绍了该系统的主要架构和功能及在石墨烯/氮化镓界面接触电学性质、氮化镓表面光电压等研究中的应用.通过同位的表面结构、拉曼光谱和局域导电特性的综合表征和分析,发现了石墨烯电极能够自适应地降低与半导体的接触势垒以及单个褶皱形成的局域导电通道.在紫外波段扫描光电压测试中捕捉到了单个位错所引起的局域表面光电压谱起伏.该系统有助于从实验上研究表界面和缺陷等微观要素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推荐文章
扫描近场红外显微镜光纤探针的腐蚀制法
扫描探针显微镜(SPM)
近场红外扫描显微镜(SNIM)
光纤探针
SNOM/SFM结合的近场光学探针
光学探针
扫描近场光学显微学(SNOM)
扫描力显微学(SFM)
基于SERS光纤探针近场喇曼光谱检测研究
光纤探针
喇曼光谱
表面增强喇曼散射
近场喇曼
光谱成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扫描近场光电多功能探针系统
来源期刊 储能科学与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扫描探针显微镜 光电压 电化学 拉曼光谱 氮化镓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进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4-619
页数 6页 分类号 TH742
字数 41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4239.2014.06.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科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26 91 5.0 9.0
2 钟海舰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3 1 1.0 1.0
3 刘争晖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2 0 0.0 0.0
4 徐耿钊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2 0 0.0 0.0
5 樊英民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1 0 0.0 0.0
6 黄增立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扫描探针显微镜
光电压
电化学
拉曼光谱
氮化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储能科学与技术
双月刊
2095-4239
10-1076/TK
大16开
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
201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81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57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