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甘草酸(GA)在ITO玻璃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发现其氧化峰电流值与甘草酸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0.5 ×10-3g·L-1~1.0×10-3g·L-1)成正比列关系,检测限为0.02 mg·L-1,且甘草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如甘草类黄酮以及一些无机离子等不会干扰测定的结果.通过研究能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测定甘草提取物中甘草酸含量新的方法.
推荐文章
甘草酸和甘草黄酮与人肝癌细胞(Hep G2)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甘草酸
甘草黄酮
Hep G2细胞
抑制效应
半夏与甘草配伍对甘草酸含量的影响
甘草
半夏炮制品
配伍
甘草酸含量
变化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酸脂质体中甘草酸的含量
甘草酸
脂质体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
包封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电化学方法检测甘草酸含量研究
来源期刊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差分脉冲伏安法 甘草酸 电化学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化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1-255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57.1
字数 220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文杰 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8 29 3.0 4.0
2 姜项福 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9 18 3.0 3.0
3 申雪花 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1 29 3.0 4.0
4 白红进 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8 160 7.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6)
共引文献  (148)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3(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4(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5(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差分脉冲伏安法
甘草酸
电化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1000-5846
21-1143/N
大16开
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中路66号
8-147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09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90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