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人端粒酶RNA(hTERC)基因在预测宫颈上皮内瘤变1级(CIN1)患者疾病转归的价值.方法 病理诊断为CIN1的患者118例,实施宫颈环形电切术患者56例(A组),未行手术患者62例(B组).均收集宫颈脱落细胞,用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hTERC基因,并据此又分为hTERC基因阳性(A1和B1)组和阴性(A2和B2)组.以宫颈液基细胞学(TCT)检查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 DNA检测(HC-Ⅱ)作为随访指标,必要时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并行病理检查.结果 115例(97.5%)完成随访24个月.B1组的病变逆转低于B2组(P<0.05);A1组和A2组患者疾病的转归相仿(P>0.05).B1组HPV转阴率低于B2组(P<0.05);A1组和A2组的HPV转阴率相仿(P>0.05).结论 2年内,hTERC基因阳性的CIN1患者有较高的CIN发生风险,HPV转阴率低.宫颈环切术可以改善hTERC基因阳性CIN1患者的预后.hTERC基因或许可以作为预测CIN1患者转归的一项生物学指标.
推荐文章
hTERC基因在预测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进展和转归中的价值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人类染色体端粒酶RNA基因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石蜡包埋切片
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前后hTERC基因表达结果分析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活组织检查
端粒,末端转移酶
原位杂交,荧光
细胞诊断学
α乳头状瘤病毒属
hTERC基因在预测宫颈上皮内瘤变Ⅰ进展和转归中的价值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人类染色体端粒酶RNA基因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石蜡包埋切片
阴道上皮内瘤变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相关性分析
阴道肿瘤
宫颈上皮内瘤变
高危因素
相关性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hTERC基因在预测宫颈上皮内瘤变1级患者转归中的价值
来源期刊 江苏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人端粒酶核糖核酸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9-671
页数 分类号 R7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洪颖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妇产科 37 232 9.0 14.0
2 程柯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妇产科 9 203 4.0 9.0
3 叶庆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病理科 13 32 2.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宫颈上皮内瘤变
人端粒酶核糖核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苏医药
半月刊
0253-3685
32-1221/R
大16开
南京市广州路300号
28-4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786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598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