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孔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可见在孔老夫子看来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而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也认为人性本善,但是儒家对于人性的观点是有分歧的,荀子认为人性本恶,这倒是符合了古代外国基督教的思想,在他们看来人自出生都是不善良的,因而需要神来加以约束。而扬子认为善恶是人的两面,每个人都有这两面。毛姆的《人性的枷锁》既融合了苟子的人性本恶的思想,又巧妙地融入了扬子的善恶兼得的主张。
推荐文章
论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
人生观
人的本质
人生价值
从《地狱图》看芥川龙之介的人生观和艺术观
芥川龙之介
<地狱图>
人生观
艺术观
浅析曹雪芹复杂的人生观
曹雪芹
儒家
佛道
人生观
论职业学校的人生观教育
职业学校
人生观教育
主导价值观教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人性的枷锁》看毛姆早期的人生观
来源期刊 芒种:下半月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人性的枷锁》 毛姆 人生观 早期 人性本善 人性本恶 人的本性 代表人物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59
页数 2页 分类号 B82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韩露 18 29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性的枷锁》
毛姆
人生观
早期
人性本善
人性本恶
人的本性
代表人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芒种:下半月
月刊
1003-9309
21-1040/I
沈阳市和平区北三经街66号
8-318
出版文献量(篇)
5768
总下载数(次)
63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