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研究spiC基因对鸡白痢沙门菌致病性的影响,采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该基因缺失株.以鸡白痢沙门菌S06004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spiC基因上、下游DNA片段作为等位基因;将上游片段、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mR)及下游片段依次连接并克隆到pGMB151自杀性质粒上,构建重组自杀质粒pGMB151-△spiC/KmR,通过大肠杆菌x7213与鸡白痢沙门菌S06004固相杂交,将质粒转入S06004中,运用反向筛选法获得含KmR基因的spiC基因缺失株(△spiC/KmR);再使用编码FLP重组酶的温度敏感型质粒pCP20敲除KmR,获得无抗性△spiC.PCR鉴定和测序结果显示,spiC基因被成功缺失.血清型、生化特性、生长特性、耐药性等鉴定表明,S06004△spiC未发生理化特性改变.本研究成功构建了spiC基因缺失株S06004△spiC,为进一步研究鸡白痢沙门菌致病性变化及spiC基因的功能奠定了重要基础.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鸡白痢沙门菌S06004△spiC突变株的构建与鉴定
来源期刊 中国兽医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鸡白痢沙门菌 spiC基因 基因敲除 自杀质粒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9-386
页数 8页 分类号 S852.6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焦新安 249 2602 25.0 38.0
2 潘志明 163 1328 20.0 28.0
3 耿士忠 38 211 9.0 13.0
4 刘欢 16 16 3.0 3.0
5 刘男男 1 0 0.0 0.0
6 郭荣显 2 19 1.0 2.0
7 钱珊珊 1 0 0.0 0.0
8 李昱辰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鸡白痢沙门菌
spiC基因
基因敲除
自杀质粒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兽医科学
月刊
1673-4696
62-1192/S
大16开
甘肃省兰州市盐场堡徐家坪1号
54-33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3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60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