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1号是对太谷核不育小麦杂种材料进行花药培养,获得加倍单倍体(DH)纯系材料,再经系谱选育而成。在2009-2011年甘肃省水地春小麦(东片)区域试验中,2 a 10点(次)折合平均产量4792.8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春23号减产0.55%,居14个参试品种(系)第2位。该品种株高94.3~102.0 cm,生育期102~107 d。穗长8.5~9.5 cm,千粒重31.28~51.00 g,容重762.96~797.42 g/L。籽粒含粗蛋白148.0 g/kg,湿面筋276.5 g/kg,赖氨酸4.49 g/kg,沉淀值56.8 mL。经鉴定,苗期对条锈混合菌表现轻度感病,成株期对条中32号、条中33号表现高抗,对Hy8、水4、水7及混合菌表现免疫,含我国育成品种中分布频率很低的持久抗病基因Lr34/Yr18。适宜在甘肃中部沿黄灌区、高寒阴湿区和二阴地区及周边生态类型相似地区种植。
推荐文章
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5号选育报告
春小麦
新品种
陇春35号
选育
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6号选育报告
春小麦
新品种
陇春36号
高产优质
选育
春小麦新品种陇春27号选育报告
春小麦
新品种
陇春27号
选育
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2号选育报告
春小麦
花粉管通道法
新品种
陇春 32 号
选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花培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1号选育报告
来源期刊 甘肃农业科技 学科
关键词 春小麦 新品种 陇春31号 花药培养 选育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5
页数 3页 分类号 512.1
字数 229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4.02.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红梅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39 307 9.0 16.0
2 陈玉梁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64 575 13.0 21.0
3 王炜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38 137 7.0 10.0
4 杨随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21 132 7.0 11.0
5 欧巧明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71 512 12.0 19.0
6 叶春雷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53 297 8.0 15.0
7 罗俊杰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85 545 13.0 1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7)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春小麦
新品种
陇春31号
花药培养
选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甘肃农业科技
月刊
1001-1463
62-1050/S
大16开
兰州市安宁区农科院新村1号
54-8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31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05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