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3号以陇春19号为母本、陇春23号为父本通过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原代号为9687-2.2012—2013年在甘肃省水地春小麦西片区域试验中,2 a 12点(次)平均折合产量7775.7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10.34%.株高82~83 cm,穗粒数34个,千粒重48.47 g,容重719.0 g/L.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3.76%、湿面筋34.3%、沉降值35.0 mL,属中筋优质小麦,中抗条锈病,适宜在河西灌区的酒泉、张掖、武威和沿黄灌区的景泰及生态相似地区推广种植.
推荐文章
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6号选育报告
春小麦
新品种
陇春36号
高产优质
选育
春小麦新品种陇春27号选育报告
春小麦
新品种
陇春27号
选育
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2号选育报告
春小麦
花粉管通道法
新品种
陇春 32 号
选育
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5号选育报告
春小麦
新品种
陇春35号
选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3号选育报告
来源期刊 甘肃农业科技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高产 春小麦 新品种 陇春33号 选育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
页数 3页 分类号 S512.1
字数 22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6.03.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文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72 320 10.0 14.0
2 刘效华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28 90 5.0 7.0
3 袁俊秀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25 88 5.0 7.0
4 王世红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45 147 6.0 8.0
5 虎梦霞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16 39 4.0 5.0
6 柳娜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32 99 6.0 8.0
7 张雪婷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31 111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7)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产
春小麦
新品种
陇春33号
选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甘肃农业科技
月刊
1001-1463
62-1050/S
大16开
兰州市安宁区农科院新村1号
54-8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31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05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