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催化裂化工业中,将部分温度较低的待生剂与高温再生剂作为两股进料引入提升管可实现增加剂油比、提高目标产品收率的目标。今在一套大型冷模实验装置上,采用热颗粒示踪技术考察了一种能够实现冷、热两股催化剂混合的FCC提升管预提升结构内冷、热颗粒的混合特性;采用混合指数来量化冷、热颗粒在预提升段内的混合行为;并分析了操作条件对冷、热颗粒混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预提升底部,温度分布明显不均,混合指数偏小,随着提升管预提升轴向高度的提高,温度分布逐渐趋于均匀,混合指数也变大,说明冷热颗粒混合得越好;而中心管表观气速较低时,混合指数相对较大,冷、热颗粒混合较好;当冷颗粒与热颗粒循环强度比例接近3:2时,冷、热颗粒混合较为理想。
推荐文章
新型催化裂化提升管进料段油、剂两相混合特性
提升管
进料段
两相流
混合
油剂匹配指数
提升管反应器进料混合段内气固两相流动特性(Ⅰ)实验研究
催化裂化
提升管
两相流动
进料混合段
提升管反应器进料混合段内气固两相流动特性(Ⅱ) 理论分析
催化裂化
提升管
两相流动
进料混合段
影响FCC再生立管输送催化剂影响因素的分析
催化裂化
立管
流态化
嚗气
气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FCC提升管两股催化剂混合预提升结构内颗粒混合特性的研究
来源期刊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预提升结构 热颗粒示踪技术 混合 混合指数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传递现象与单元操作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0-517
页数 8页 分类号 TQ051.1
字数 486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9015.2014.05.14.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卢春喜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58 405 10.0 16.0
2 范怡平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13 38 4.0 5.0
3 朱丽云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5 13 3.0 3.0
4 刘泽田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21)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预提升结构
热颗粒示踪技术
混合
混合指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双月刊
1003-9015
33-1141/TQ
大16开
杭州 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4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27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