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设计并合成了以香豆素为荧光发色团的多氰基分子化合物TCC.分子内强烈的电荷转移效应使得其本身荧光较弱.巯基化合物如半胱氨酸(Cys)、高半胱氨酸(Hcy)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加入能与TCC中的三氰基乙烯基进行加成反应从而破坏分子内电荷转移,使分子内电荷转移吸收峰消失,颜色由紫色变成黄绿色,最大吸收波长由560 nm移至380 nm.并且化合物的荧光也随着巯基化合物的加入逐渐增强,荧光的强度与巯基化合物的浓度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可以达到10-5mol/L.其它离子与不合巯基的氨基酸则不会与化合物TCC发生上述反应,也就不会对体系的吸收和荧光光谱产生明显的影响,从而实现高效、专一的识别巯基化合物.
推荐文章
分子内电荷转移化合物的合成
苯酚
偶氮化合物
分子内电荷转移
合成
中子辐照导致线阵电荷耦合器件电荷转移效率退化实验研究
线阵电荷耦合器件
中子辐照
电荷转移效率
新型钒取代杂多酸电荷转移盐的合成和表征
电荷转移配合物
合成
磷钼钒杂多酸
N,N-二甲苯胺
Danson结构
分子印迹在化学传感器及阵列领域的研究进展
分子印迹
荧光
化学传感器:阵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分子内电荷转移机制的巯基荧光比色化学传感器
来源期刊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学科
关键词 多氰基 巯基化合物 荧光比色化学传感器 分子内电荷转移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4-281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388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517/j.issn.1674-0475.2014.03.27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加胜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光化学转换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6 28 3.0 5.0
2 刘琳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光化学转换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61 642 12.0 24.0
3 刘卫敏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光化学转换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3 10 2.0 3.0
4 汤响林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光化学转换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多氰基
巯基化合物
荧光比色化学传感器
分子内电荷转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双月刊
1674-0475
11-5604/O6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29号 中科院理化所
2-383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8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133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