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气血亏虚型产妇产后宫缩痛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中医辨证气血亏虚型阴式分娩的初产妇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55例)和常规护理组(55例).穴位埋线组在产后6h内对产妇予以穴位埋线,穴取子宫、足三里、三阴交、脾俞、膈俞,并予常规产后护理.常规护理组仅予常规产后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于埋线后24 h、48 h、72 h、96 h宫缩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宫缩痛停止时间.结果:穴位埋线组埋线后24 h、48 h、72 h、96 h宫缩痛VAS评分均较常规护理组明显降低(3.31±0.39 vs 4.31±0.29,1.86±0.29 vs2.66±0.25,0.89±0.21vs 1.59±0.24,0.35±0.10 vs0.69±0.13,均P<0.05);穴位埋线组宫缩痛停止时间为(72.06±6.83)h,常规护理组为(123.42±11.12)h,穴位埋线组宫缩痛停止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对产后初产妇6h内实施穴位埋线干预,能有效地防治产后宫缩痛.
推荐文章
产褥期妇女康复研究进展
产褥期
产后抑郁症
康复
足部按摩
产褥期妇女膳食行为及其相关因素
产褥期妇女
膳食行为
相关因素
科学护理
产褥期妇女社会支持的研究进展
产褥期
社会支持
文献综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穴位埋线防治气血亏虚型产褥期妇女宫缩痛
来源期刊 中国针灸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宫缩痛,产后 穴位埋线 治未病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疗效验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36
页数 分类号 R246.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楚佳梅 杭州市中医院针灸科 55 544 15.0 21.0
2 李丽萍 杭州市中医院针灸科 14 218 7.0 14.0
3 庄爱文 9 90 5.0 9.0
4 包烨华 杭州市中医院针灸科 51 537 13.0 22.0
5 窦晓青 10 75 4.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88)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86)
二级引证文献  (35)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宫缩痛,产后
穴位埋线
治未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针灸
月刊
0255-2930
11-2024/R
大16开
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2-53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027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320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