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反相悬浮交联的方法,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同时以三偏磷酸钠作为交联剂,Span80作为乳化剂,聚乙二醇6000作为致孔剂,大豆油为油相制备食用级吸附淀粉微球,研究了pH、反应温度、交联剂用量、反应时间和致孔剂用量等对淀粉微球制备的影响.在pH为10、反应温度50℃、交联剂用量0.8%、反应时间5h、致孔剂用量0.08 g/g淀粉条件下,得到的多孔性淀粉颗粒的吸附性能最好,对亚甲基蓝吸附量为1.761 mg/g淀粉颗粒.通过扫描电镜、N2吸附-脱附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证明淀粉微球具有多孔结构,比表面积为1 699 m2/g.
推荐文章
免疫淀粉微球的制备及其结合特性
肝特异性脂蛋白
抗体
淀粉微球
免疫淀粉微球
木薯淀粉磁性微球的结构表征及其对溶菌酶的吸附性能
木薯淀粉
磁性微球
溶菌酶
吸附
动力学模型
磁性多孔淀粉微球的制备及性质
磁性微球
多孔淀粉
磁流体
磁响应性
淀粉/二氧化硅微球对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淀粉/二氧化硅复合微球
重金属离子
吸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食用级吸附淀粉微球的制备
来源期刊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淀粉微球 反相悬浮交联 结合磷 吸附性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食品与生物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9-412
页数 4页 分类号 TS236.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沅 44 110 6.0 9.0
2 刘兆丽 25 57 5.0 6.0
3 李燕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7)
共引文献  (71)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淀粉微球
反相悬浮交联
结合磷
吸附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4-1404
21-1560/TS
大16开
大连市甘井子区轻工苑1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7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21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