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复杂多径路心动过速时的应用拖带和程序 S2刺激进行诊断和鉴别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间歇性预激波患者频发室上性心动过速,经心脏电生理检查行右心室拖带刺激和心室程序 S2刺激,测量最后一跳刺激信号到自身心房波间期减去心动过速下心室到心房的间期(SA-VA)和起搏后间期(PPI)-心动过速周长(TCC),并行常规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结果术中心室分级刺激 S1 S1:350 ms 诱发右侧旁路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TCL 为372 ms,PPI 为395 ms,继续行心房 S1 S2:500/310 ms 刺激,“跳跃”诱发同前一样的室房波不融合心动过速。再次行心房 S1 S1:280 ms刺激,可反复诱发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在旁路参与的心动过速下给予心室程序 S2刺激,测量 PPI 为385.1 ms,TCL 为360.1 ms,PPI -TCL≤20 ms,证实为右侧旁路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同时存在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行心动过速,给予常规射频导管消融成功径路和旁路。术后随访12个月未有心动过速发作。结论通过右心室心室拖带刺激,以及测量 SA-VA 间期和 PPI-TCL 间期可以用来鉴别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与间隔房室旁路。
推荐文章
儿童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对侧冠状窦的早期诊断
冠状血管畸形
儿童
超声心动描记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儿童左冠状动脉起源于右冠状窦一例
儿童
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右冠状窦
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主干5例临床分析
冠状动脉畸形
冠状动脉造影术
心肌缺血
左主干
右冠状动脉
房室结双径路中慢径传导伴蝉联现象分析
房室结双径路
蝉联现象
食管心房调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起源于冠状静脉窦口的右侧旁路合并房室结双径路的诊断与鉴别
来源期刊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学科
关键词 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 心动过速,折返性 起搏后间期 拖带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4-227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30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14.03.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靖 46 176 8.0 12.0
2 李颖 吉林市中心医院心血管疾病中心 1 0 0.0 0.0
3 赵英杰 吉林市中心医院心血管疾病中心 1 0 0.0 0.0
4 郭方明 吉林市中心医院心血管疾病中心 1 0 0.0 0.0
5 孙宇 吉林市中心医院心血管疾病中心 2 10 1.0 2.0
6 楚建民 18 48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
心动过速,折返性
起搏后间期
拖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季刊
2095-655X
11-9346/R
16开
山东省济宁市北湖新区荷花路16号 济宁医学院
201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9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