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深圳地区新生隐球菌和格特隐球菌临床分离株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其种、变种、基因型和交配型的构成.方法 受试菌株为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55株隐球菌,利用刀豆氨酸-甘氨酸-溴麝香草酚蓝培养法区分新生隐球菌和格特隐球菌;利用M13的PCR指纹分型法鉴定基因型;利用变种和交配型特异性引物扩增分型法,区分新生隐球菌格鲁比变种、新生变种和格特隐球菌,同时鉴定α交配型和a交配型;利用GEF1-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同步鉴定和验证受试株的基因型和交配型;对VGⅡ基因型菌株进行IGS1序列类型的分析.结果 55株临床株中,52株为新生隐球菌,均为格鲁比变种、VN Ⅰ基因型和a交配型;3株为格特隐球菌,包括1株VG Ⅰ基因型、α交配型和2株VGⅡ基因型、a交配型.2株VGⅡ基因型菌株的IGS1序列类型为Ⅱ型.结论 深圳地区隐球菌致病菌株中绝大多数仍为新生隐球菌格鲁比变种、VN Ⅰ基因型和α交配型.存在少数格特隐球菌菌株,其中包括导致国外高发病率的VGⅡ基因型,后者的IGS1序列类型与VGⅡb基因亚型一致.
推荐文章
利用微卫星标记研究新生隐球菌分子流行病学
新生隐球菌
微卫星
流行病学
冀东地区猪链球菌病流行病学调查
猪链球菌病
分群鉴定
流行病学调查
34例HIV患者新生隐球菌感染分子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分析
新生隐球菌
HIV
流行病学
多序列位点分型
肺隐球菌病影像学表现
肺隐球菌病
影像学表现
免疫状态
鉴别诊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深圳地区新生隐球菌和格特隐球菌的临床分子流行病学
来源期刊 中华传染病杂志 学科
关键词 隐球菌属 基因型 交配型 流行病学,分子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4-208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335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0-6680.2014.04.00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2)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隐球菌属
基因型
交配型
流行病学,分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传染病杂志
月刊
1000-6680
31-1365/R
16开
上海市北京西路1623号
4-352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47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3826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