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我国古代经典诠释的体裁是注疏.注疏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或形态:南北朝隋唐的义疏学,宋元的纂疏学,清中后期的新疏之学.南北朝隋唐义疏学的研究,目前取得了比较多的成果,但是宋元经疏研究需要加强.宋元经疏的发展,首先以新的核心经典群体和新的权威注释作为基础,然后产生了最初的“附录”纂辑.到了元代,纂疏之风大盛.与隋唐义疏相比,纂疏的特色在于它是地道的“编纂”,疏与注之间的张力更突出,以及因为语录缘故而富有口语特色.明代,随着《四书五经大全》成为纂疏的权威,宋元以来的纂疏渐渐衰落,其中的缘由亦有必要详考.宋元经疏的发展是理学研究的重要方面.
推荐文章
宋元说唱艺术与民间戏剧的衍生
锣鼓杂戏
古抄本
宋元说唱艺术
论宋元时期农业科学的发展
宋元时期
农业科学
宋元以前的陶瓷输出与世界文化交流
中国
古代
陶瓷
文化
交流
宋元时期福建丝绸纺织业发展的研究
宋元时期
丝绸纺织业
福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试论宋元经疏的发展及其与理学的关联
来源期刊 中国哲学史 学科
关键词 经典诠释 注疏 理学 纂疏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宋明哲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4-108,35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谷继明 21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经典诠释
注疏
理学
纂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哲学史
双月刊
1005-0396
11-3042/B
大16开
北京建内大街5号
2-394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18
总下载数(次)
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