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对含有 PAG 润滑油的 CO2气体冷却器建立了理论模型,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对含油的 CO2对流换热系数进行预测,通过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进一步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气冷器的热效率随管道的长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增幅逐渐放缓。对于实际使用的气冷器,考虑设备运行的经济性,应合理设计气冷器的长度。对于小管径的气冷器(Dh ≤2 mm),少量的润滑油(ω≈1﹪)即会明显削弱气冷器的传热系数与热效率;但对于大管径的气冷器(Dh≥4 mm),少量的润滑油对气冷器的影响不明显。在实际小管径气冷器运行过程中,要尽量降低进入气冷器中的润滑油含量,以保证气冷器较高的换热性能。气冷器的热效率随 CO2侧压力的增加而增大,但增幅逐渐变缓。 CO2侧压力越接近临界压力,由于润滑油的存在导致气冷器热效率降低的幅度越大,并且气冷器的管径越小,降低幅度越明显。
推荐文章
CO2气体冷却器的熵产分析和优化
CO2
跨临界
气体冷却器
熵产数
CO2微通道气体冷却器压降与传热特性研究
二氧化碳制冷
微通道
压降
气体冷却器
紧凑通道内CO2/润滑油混合物沸腾换热特性研究
二氧化碳
润滑油
传热
混合物
紧凑通道
干涸特性
超临界CO2状态下氢化大豆油制备润滑油基础油
大豆油
氢化
超临界CO2
润滑油基础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润滑油对 CO2气体冷却器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制冷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CO2 气体冷却器 传热系数 润滑油 神经网络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
页数 8页 分类号 TB657.5|TK172
字数 366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4.06.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莎 天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23 64 4.0 7.0
2 李敏霞 中低温热能高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0 36 3.0 5.0
3 马一太 中低温热能高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3 63 6.0 7.0
4 王派 中低温热能高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7 22 3.0 4.0
5 代宝民 中低温热能高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4 31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5)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CO2 气体冷却器
传热系数
润滑油
神经网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制冷学报
双月刊
0253-4339
11-2182/TB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阜成路67号银都大厦10层
892101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3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16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