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10条一方面肯定均未交付时登记可先于一般债权人取得特殊动产的所有权,一方面又规定交付优先于登记取得物之所有权.交付产生的物权变动公示效力小于登记产生的物权变动公示效力,法律却规定交付的买受人优先于登记的买受人取得所有权,这显然违背了法理.登记的公示效力具有独立性,在一定条件下仅登记不为交付亦可产生物权变动效力且该变动具对抗效力;登记对抗的实质是对物权变动相对人未为登记时善意第三人可基于善意取得制度优先取得物权的提醒.间接交付不转移物的实际占有的情形下,物权变动的公示效力大大减损.因而,有必要根据交付的形式区分善意取得的具体构成,以达到均衡当事人之间利益的目的.
推荐文章
论动产抵押公示的效力
动产抵押
公示方法
公示效力
论农村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
农村房屋
买卖合同
法律效力
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与物权的变动
合同的效力
登记的效力
物权的变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10条诠释——以特殊动产物权公示效力为视角
来源期刊 法律方法 学科
关键词 特殊动产 一物多卖 登记对抗 善意取得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部门法方法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4-377
页数 14页 分类号
字数 1237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霞 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 21 81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9)
共引文献  (162)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2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特殊动产
一物多卖
登记对抗
善意取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法律方法
半年刊
32开
济南市经九路胜利大街39号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5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2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