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自行研制的复合流动比色装置与单光束分光光度计相结合,建立了一种新的流动注射吸光光度检测技术.基于pH=10的Na3B4O7—NaOH缓冲溶液中,显色剂(HCPCF)能与样品中的Ge(V)形成有色络合物(λmax =630 nm).一次注入样品,在样品光束同时产生两峰一谷三个拐点(A1A2A3)的光谱吸收曲线.依据光度吸收净值(ΔA=A1 +A2 +A3)与样品中Ge(V)含量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分析性能对比表明,显色体系稳定性、选择性和方法的灵敏度均优于普通FIA法.每个拐点的响应信号都可用于定量分析.信息量丰富,灵活多样,完全符合定量分析要求.而且分析灵敏度提高了2.3倍.进样频率为130次/h,用于煤矿石中微量锗测定,加标回收率均在100.7~101.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DS%,n=8)小于1.3%.回收率在99.7~101.4之间.
推荐文章
阻抑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苯胺
阻抑
动力学光度法
孔雀绿
苯胺
增溶胶束分光光度法测定蔬菜中锗的含量
分光光度法
蔬菜
吐温-80
苯芴酮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矿石中的镍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酸介质
FIA双光束光度法测定生活水中钒含量
FIA光度法
生活用水
灵敏度
微量钒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改进FIA光度法测定煤矿石中痕量锗的研究
来源期刊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流动注射分析 1,5-(2-羟基-5-氯苯)-3-氰基甲胺(HCPCF) 煤矿石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化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64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53
字数 213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孔玉梅 辽宁大学药学院 22 52 4.0 6.0
2 徐晓明 辽宁大学药学院 13 11 2.0 2.0
3 赵珍义 辽宁大学药学院 38 60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5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分光光度法
流动注射分析
1,5-(2-羟基-5-氯苯)-3-氰基甲胺(HCPCF)
煤矿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1000-5846
21-1143/N
大16开
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中路66号
8-147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09
总下载数(次)
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