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占死亡原因的首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一旦形成很难逆转.一种新型的药物转运系统是通过纳米粒实现的,它是生物可降解的无毒害作用的多聚物,能改变其包裹在内的药物在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增加药物在靶器官的分布量及持续时间,从而提高疗效,减轻不良反应.匹伐他汀纳米粒在缺血组织的血管新生及肺动脉高压防治的研究中已显示了巨大优势,表现为靶向定位、高效持久,并发现匹伐他汀纳米粒小剂量单次用药的效果是长期大剂量匹伐他汀的100倍甚至300倍.但尚无纳米粒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研究.这一新剂型药物的的出现将为寻求药物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新剂型靶向治疗药物提供方向及依据.
推荐文章
机器学习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心血管疾病
机器学习
临床应用
综述
他汀类药物对内皮祖细胞作用的研究进展
内皮祖细胞
他汀类药物
心血管疾病
他汀类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非降脂作用研究进展
他汀类药物
心血管疾病
非降脂作用
研究进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纳米粒子包裹的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疾病应用的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心血管病学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纳米粒子 他汀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3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4|R972+.6
字数 222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3934.2014.01.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宇姣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13 53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5)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动脉粥样硬化
纳米粒子
他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心血管病学进展
月刊
1004-3934
51-1187/R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青龙街82号
62-165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2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313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