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抗VEGF药物(雷珠单抗)治疗不同病程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诊断为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62例(62眼)纳入研究,分为A、B两组,A组:32眼,病程在6个月内;B组:病程在6~12个月,30眼。所有患者确诊后,每月行玻璃体腔内注入雷珠单抗0.5 mg,连续注药3次,以后根据每月复查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再次注射。治疗后随访12个月。复查记录患者视力、眼压、眼底及OCT检查,每3个月做一次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A组患者ETDRS视力表平均字母数为(52.36±8.62)个,平均CRT为(334.62±50.26)μm。B组患者ETDRS视力表平均字母数为(36.41±6.73)个,平均CRT为(368.37±40.52)μm。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增加字母数、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RT)减少量及两组注药次数比较。结果患者首次注射后3、6、12个月,A组ETDRS视力表提高字母数分别为(16.82±3.56、17.33±3.47、15.72±4.38)个,B组提高字母数分别为(9.23±2.51、10.22±3.46、8.34±3.51)个,A组首次注射后3、6、12个月提高的字母数分别多于B组提高的字母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43,8.074,7.290;P<0.05)。A组首次注射后3、6、12个月CRT减少量分别为(175.86±55.23、168.75±46.38、173.58±35.63)μm,B组CRT减少量分别为(102.34±32.31,93.76±28.73,89.65±27.82)μm,A组首次注射后3、6、12个月CRT减少量分别多于B组减少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42,7.593,10.291;P<0.05)。随访至12月时,A组平均注射(4.6±1.7)次,B 组平均注射(6.8±2.2)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22,P<0.05)。结论雷珠单抗对病程小于6个月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的视力提高、黄斑水肿的疗效优于病程6~12月者。早期治疗可减少治疗次数,从而降低治疗成本。
推荐文章
中药联合雷珠单抗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
中药
雷珠单抗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系统评价
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护理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雷珠单抗
玻璃体腔内注药
贝伐单抗与雷珠单抗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全身安全性的Meta分析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贝伐单抗
雷珠单抗
Meta分析
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效果比较
雷珠单抗
康柏西普
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抗VEGF药物(雷珠单抗)治疗不同病程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62例
来源期刊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黄斑变性/治疗 脉络膜新生血管 抗体 雷珠单抗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6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74.5
字数 27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6040/j.issn.1673-3770.0.2014.07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玉 70 319 10.0 15.0
2 范传峰 29 153 6.0 12.0
3 龚斌 2 1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46)
二级引证文献  (34)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斑变性/治疗
脉络膜新生血管
抗体
雷珠单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双月刊
1673-3770
37-1437/R
大16开
济南市经十路17923号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31
总下载数(次)
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