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亚洲玉米螟( Ostrinia furnacalis)是为害玉米的重要害虫,以老熟幼虫越冬。在室内和自然条件下系统研究了亚洲玉米螟南昌种群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亚洲玉米螟在江西南昌1年发生3~5代,越冬代春季最早羽化的少数个体能繁殖5代,最迟羽化的少数个体仅繁殖3代,大多数个体能繁殖4代。由于越冬幼虫滞育强度的差异及各代幼虫发育历期的个体差异,田间出现世代重叠现象。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在20~28℃间,卵为7至4 d,雌幼虫为42.68至23.80 d,雄幼虫为45.70至23.39 d,雌蛹为14.06至5.63 d,雄蛹为14.12~至5.72 d。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卵9.24℃、雌幼虫9.85℃、雄幼虫11.90℃、雌蛹12.02℃、雄蛹11.93℃。据室内20对成虫繁殖情况的观察,在25℃、光周期16L∶8D下,产卵前期为(3.23±0.87)d,产卵历期为(10.45±1.95)d,产卵量为(500.9±66.77)粒,雌虫寿命为(13.68±2.06)d,雄虫寿命为(12.50±2.92)d。在自然条件下,8月下旬初孵化的幼虫就有部分个体进入滞育,8月下旬末孵化的幼虫滞育率达到50%,9月3日及以后孵化的幼虫全部进入滞育。越冬幼虫从4月中旬开始化蛹,于5月下旬结束;4月中旬末化蛹的个体于4月下旬羽化,5月下旬化蛹的个体于6月上旬羽化,羽化持续期达30多天。越冬个体的幼虫期为220~268 d。
推荐文章
亚洲玉米螟防治技术浅探
玉米螟
防治
技术
甜玉米地亚洲玉米螟为害的生态控制系统
甜玉米
亚洲玉米螟
斯氏线虫
玉米螟赤眼蜂
生态控制
皖北地区亚洲玉米螟防治技术
亚洲玉米螟
发生
防治
皖北地区
亚洲玉米螟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亚洲玉米螟
天敌昆虫
病原微生物
性诱剂
植物源物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亚洲玉米螟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来源期刊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生活史 化性 越冬生物学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植保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96
页数 6页 分类号 S433.4
字数 363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薛芳森 江西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 92 1118 18.0 28.0
2 涂小云 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 55 371 11.0 15.0
3 夏勤雯 江西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 11 78 6.0 8.0
4 杨慧中 江西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 5 40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4)
共引文献  (152)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97)
二级引证文献  (46)
195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6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8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87(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8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20(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亚洲玉米螟
生活史
化性
越冬生物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2286
36-1028/S
大16开
江西省南昌市志敏大道1101号
44-102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2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4552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