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以ZnO量子点为核、石墨烯量子点(GQDs)为壳的ZnO@GQDs核壳结构量子点.通过TEM和HR-TEM对量子点进行形貌和结构的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ZnO@GQDs核壳结构量子点为球形,粒径为~ 7nm,且尺寸均匀.PL光谱研究表明,新型量子点的发射峰位于369 nm,发光峰窄、强度高;相对于ZnO的本征发射峰,GQDs的引入使得ZnO@GQDs核壳量子点的荧光发射峰出现蓝移、强度变高,从而使复合量子点的荧光具有较纯的色度和较高的强度,说明GQDs的引入具有协同优化效应.该量子点有望应用于LED显示器件.
推荐文章
ZnO/ZnS核-壳量子点的双光子吸收效应
双光子吸收
ZnO/ZnS核-壳量子点
Z-扫描技术
ZnSe:Cu/CdS核壳量子点的合成及光学性能研究
量子点
ZnSe:Cu
ZnSe:Cu/CdS
核壳结构
核壳结构AgInS2@ZnS量子点的合成及荧光性能
AgInS2@ZnS量子点
核壳结构
变性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性能
ZnSe/ZnS 核壳结构量子点的制备与表征
ZnSe/ZnS
核壳型结构
量子点
外延生长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ZnO@GQDs核壳结构量子点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发光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氧化锌量子点 石墨烯量子点 ZnO GQDs核壳结构量子点 协同优化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合成及性能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7-141
页数 5页 分类号 O482.31
字数 20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88/fgxb20143502.013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贺英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系 32 222 9.0 13.0
2 王均安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研究所 45 289 9.0 15.0
3 蔡计杰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系 2 4 1.0 2.0
4 王鑫楠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系 2 4 1.0 2.0
5 施周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系 1 4 1.0 1.0
6 何超奇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系 1 4 1.0 1.0
7 唐先斌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系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9)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氧化锌量子点
石墨烯量子点
ZnO
GQDs核壳结构量子点
协同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发光学报
月刊
1000-7032
22-1116/O4
大16开
长春市东南湖大路16号
12-312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36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93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