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保护剂,葡萄糖为还原剂,利用液相化学还原法成功的制备了纳米银和纳米铜粒子。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对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得的纳米银和纳米铜为纯银和纯铜。且硝酸银的浓度、反应时间对纳米银形貌及粒径有着很大的影响。当选择合适的硝酸银浓度及反应时间,能够制备平均粒径为10 nm、粒径均匀、单分散的纳米银粒子。另外,UV光谱也证实,所制的溶胶为粒径均匀的纳米银和纳米铜溶胶。
推荐文章
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纳米银焊膏及其连接性
纳米银
液相化学还原法
低温连接
液相还原法制备高纯度微纳米银粉的研究
微纳米银粉
液相还原法
硝酸银
聚乙二醇
化学还原法制备微纳米银粉
硼氢化钠
硝酸银
微纳米银粉
化学还原
高温液相二醇还原法制备钴纳米粒子
钴纳米粒子
磁性
差热分析
高温液相还原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纳米银和纳米铜粒子
来源期刊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纳米银 化学还原法 纳米铜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技术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75
页数 4页 分类号 TB383
字数 284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0972.2014.01.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董春法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9 45 5.0 6.0
5 李慧玲 2 8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1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纳米银
化学还原法
纳米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1003-0972
41-1107/N
大16开
河南省信阳市
36-112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55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360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