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摘要:
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是《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一项重要措施,有助于推进PM10和PM2.5减排,改善空气质量。从生命周期来看,各类可再生能源发电的PM10和PM2.5排放系数均低于燃煤火电,各类可再生能源发电单位发电量的PM10和PM2.5减排因子由高到低依次为水电>并网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通过生命周期评价计算可知,以可再生能源发电替代燃煤发电,PM10和PM2.5在2012年已经实现了较好的减排效果,减排量分别为37.87×104和18.94×104 t/a;未来仍将具有较大的减排潜力,2015年PM10和PM2.5可分别减排44.21×104和22.10×104 t/a,2020年PM10和PM2.5可分别减排65.41×104和32.71×104 t/a。
推荐文章
便携式PM2.5/PM10检测技术研究
PM2.5/PM10检测
PM10和PM2.5分离技术
恒流抽尘技术
细颗粒物浓度检测技术
2017年上海市PM2.5和PM10变化特征及来源分析
PM2.5
PM10
上海市
大气污染物
气象因子
济宁市大气中PM2.5与PM10变化特征分析
气溶胶
PM2.5
PM10
相关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可再生能.发电对 PM10和 PM2.5减排的贡献核算
来源期刊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发电 可吸入颗粒物( PM10 ) 细颗粒物( PM2畅5 ) 生命周期评价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大气污染控制治理与节能减排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1-325
页数 5页 分类号 X2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4.04.05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余红 10 27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5)
共引文献  (252)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可再生能源发电
可吸入颗粒物( PM10 )
细颗粒物( PM2畅5 )
生命周期评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双月刊
1674-991X
11-5972/X
大16开
1982-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6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8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