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探讨毒死蜱对小麦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 (Linnaeus)的亚致死效应,采用玻璃管药膜法确定了其亚致死浓度(LC10、LCm和LC30),并研究了该浓度下毒死蜱对小麦禾谷缢管蚜生长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以LC1o、LCm和LC30浓度处理后,禾谷缢管蚜成蚜的寿命分别为(8.60±0.22)、(8.03±0.18)和(6.68 ±0.18)d,均显著短于对照的(10.36±0.31)d;单雌产仔量分别为(21.88±0.63)、(20.41±0.53)和(16.68±0.35)只,也均显著少于对照的(26.40±0.89)只;产仔历期分别为(7.55±0.22)、(6.69±0.17)和(5.64±0.15)d,均显著短于对照的(9.13 ±0.31)d;试验浓度药剂处理对下一代若蚜期的影响不显著;LC30浓度处理对下一代成蚜繁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减少单雌产仔量3.74只,缩短产仔历期1.39 d.生命表参数分析表明:LC30浓度毒死蜱处理使小麦禾谷缢管蚜的净增殖率(R0)比对照降低了34.71%,使种群加倍时间(t)比对照延长了17.37%;LCm浓度处理使小麦禾谷缢管蚜的平均世代历期(T)延长了12.59%;LC1o浓度处理组各项指标与对照间无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亚致死浓度毒死蜱能够缩短小麦禾谷缢管蚜成蚜的寿命,降低其繁殖力,该结果对小麦禾谷缢管蚜综合防治策略的制定具有积极意义.
推荐文章
亚致死浓度毒死蜱和异丙威对禾谷缢管蚜试验种群的影响
禾谷缢管蚜
毒死蜱
异丙威
生命表
亚致死浓度
毒死蜱对蚯蚓生长和繁殖的影响
毒死蜱
蚯蚓
毒性
生长
繁殖
毒死蜱亚致死剂量对灰飞虱致害性和繁殖力的影响
灰飞虱
毒死蜱
亚致死剂量
亚致死效应
致害性
繁殖力
毒死蜱对灰飞虱抗性和敏感种群的亚致死效应比较
亚致死效应
毒死蜱
灰飞虱
生命参数
抑制作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亚致死浓度毒死蜱对小麦禾谷缢管蚜生长和繁殖的影响
来源期刊 农药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禾谷缢管蚜 毒死蜱 亚致死效应 繁殖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1-686
页数 分类号 S482.3|S48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7303.2014.06.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桂英 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38 170 8.0 11.0
2 孙淑君 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33 260 7.0 14.0
3 吴少英 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26 225 10.0 14.0
4 吴国良 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46 433 11.0 19.0
5 赵艳芹 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2 1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9)
共引文献  (161)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105)
二级引证文献  (74)
194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8(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9(14)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8(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9(3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20(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禾谷缢管蚜
毒死蜱
亚致死效应
繁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药学学报
双月刊
1008-7303
11-3995/S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
2-949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3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55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