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前液相共烧结工艺相容性问题是限制功能梯度材料制备技术的关键问题之一,研究其理论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现有液相烧结、液相迁移和固相共烧结模型的分析,提出了以颗粒半径、相对密度和液相体积分数为基本参数的液相共烧结模型,模拟预测了液相共烧结两端异种材料致密化和液相迁移的过程,并通过YG类硬质合金实验加以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共烧结试样界面两端材料的密度及Co含量呈现梯度变化,其梯度分布与计算拟合的变化趋势一致,本研究建立的模型较准确地预测了YG8梯度硬质合金Co含量和密度沿梯度方向的变化规律。
推荐文章
基于Poulos弹性理论的被动桩改进算法
Poulos弹性理论
层状地基
Mindlin解
被动桩
基于多孔介质热弹性理论的井壁诱导缝成因
诱导缝
多孔介质
温度
耦合
井壁稳定
井周周向有效应力
钻井液封堵性
基于非局部弹性理论的碳纳米管振动特性研究
碳纳米管
非局部弹性理论
振动
基于一致性理论的Drucker-Prager材料弹黏塑本构模型
一致性模型
黏塑性
向后的欧拉算法
黏塑性切线模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黏弹性理论液相共烧结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来源期刊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液相共烧结 界面应力 液相迁移 梯度功能材料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冶金?材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79
页数 9页 分类号 TF124
字数 68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264/j.cnki.ysjskx.2014.06.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益民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120 832 15.0 17.0
2 黄华龙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4 5 1.0 2.0
3 潘文强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0)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液相共烧结
界面应力
液相迁移
梯度功能材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双月刊
1674-9669
36-1131/TF
大16开
江西省赣州市红旗大道86号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38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036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