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变汽温试验法测定中压平衡活塞汽封漏汽率时认为变汽温试验两工况下的中压平衡活塞汽封漏汽率相同,实际上,中压平衡活塞汽封漏汽率受机组运行状态的影响,并不为定值。首先对中压平衡活塞汽封漏汽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然后通过变工况详细计算定量分析再热器减温水量、机组负荷以及各高压加热器上、下端差变化对漏汽率的影响,计算表明,再热器减温水量、再热蒸汽温度、中压平衡活塞汽封前蒸汽温度、2号高压加热器下端差以及3号高压加热器上端差变化对漏汽率影响较大,而漏汽率基本不随1号、2号高压加热器上端差和1号加热器下端差变化,最后利用热平衡图数据对变工况计算分析结果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
推荐文章
高中压缸平衡盘漏汽率计算及误差分析
超临界600 MW机组
汽轮机
高中压缸
平衡盘汽封
漏汽
变汽温法
数值计算法
热力性能
高中压合缸汽轮机中间分隔轴封漏汽测试
高中压合缸
中间分隔轴封
温度变化法
漏汽量测试
大型汽轮机高中压缸中间轴封漏汽量测试研究
汽轮机
性能测试
高中压合缸
中间轴封
漏汽测量
汽轮机汽封改造的节能效果分析
汽轮机
汽封改造
刷式汽封
柔齿汽封
蜂窝汽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中压合缸汽轮机中压平衡活塞汽封漏汽率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汽轮机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汽轮机 中压平衡活塞汽封漏汽率 影响因素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设计计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7
页数 5页 分类号 TK263.2
字数 510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勇 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07 1756 21.0 29.0
2 曹丽华 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149 1083 18.0 26.0
3 黄生文 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汽轮机
中压平衡活塞汽封漏汽率
影响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汽轮机技术
双月刊
1001-5884
23-1251/TH
大16开
哈尔滨市香坊区三大动力路345号
14-273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19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27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