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介绍了纳米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常用制备技术.对固相烧结法和液态铸造法等工艺方法的机理、特点和现阶段开发程度,以及由这些制备工艺所开发的新材料的优异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全面分析,综合评价了各种工艺的优缺点.由于降低了基体金属对陶瓷颗粒的润湿性要求,高能球磨法成为国内外制备该种材料的主要方法之一.与高能球磨法相比,超声辅助液相铸造技术由于能使纳米颗粒在金属熔体中有良好的润湿性并均匀分布,且可以近净成型、制造成本低,因此也备受瞩目.最后,指出了现有制备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进一步的发展趋势.
推荐文章
纳米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研究
复合材料
纳米SiC颗粒
铝基复合材料
显微组织
颗粒增强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脉冲电沉积制备研究
脉冲电沉积
纳米复合材料
沉积速率
显微硬度
表面形貌
粉末冶金法制备纳米MgO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
粉末冶金法
纳米MgO颗粒
电导率
密度
硬度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强化机理研究现状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强化机理
Orowan强化
位错强化
颗粒承载强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纳米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
来源期刊 微纳电子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纳米陶瓷颗粒 金属基复合材料 固相烧结技术 液态铸造技术 超声振动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加工、测量与设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6-130,135
页数 分类号 TB383|TB3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50/j.cnki.wndz.2014.02.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洋 石家庄铁道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1 42 3.0 6.0
2 朱浩 石家庄铁道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1 88 5.0 9.0
3 曹雅彬 石家庄铁道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4)
共引文献  (34)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纳米陶瓷颗粒
金属基复合材料
固相烧结技术
液态铸造技术
超声振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微纳电子技术
月刊
1671-4776
13-1314/TN
大16开
石家庄市179信箱46分箱
18-60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66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69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