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扬子北缘黄陵地区古构造应力场于晚中生代经历发生了重大转变,是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在三叠纪碰撞造山之后陆内构造变形的体现.由黄陵背斜周缘晚中生代盆地充填记录所反映出这-变革的起始时间为中侏罗世晚期.早侏罗世-中侏罗世早期,盆地内沉积了以桐竹园组为代表的河流-湖泊相岩层,由沉积碎屑成分和古水流统计所得出的物源区为北部的秦岭地区,黄陵背斜上部可能也接受了碎屑沉积;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沉积中心发生了改变,表现为仅仅在黄陵背斜西侧的秭归盆地内有所保存,沉积环境以曲流河到辫状河流和三角洲为主,物源区则局限于黄陵背斜;早白垩世初期,周坪盆地和宜昌盆地为沉积中心,近缘冲积扇和辫状河流体系占据主体,物源区依然为黄陵地区,两盆地在黄陵背斜南缘可能相连,黄陵背斜上部的原下侏罗统被剥蚀;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远安盆地逐渐发育,盆地西缘为冲积扇-辫状河流体系,中、东部则以曲流河-湖泊沉积环境为主体,并间有干旱沙漠环境.原型盆地再造结果显示,早侏罗世-中侏罗世早期盆地展布具有近东西向特点,古地貌总体呈现出北部为山脉、南部为盆地的格局;中侏罗世晚期以来,盆地呈近南北向,黄陵背斜逐渐形成山脉,盆地位于其东西两侧.两期盆地沉积特征反映了扬子北缘古构造应力场由近南北向转变为近东西向的过程.
推荐文章
辽西地区中生代盆地构造演化
辽西地区
中生代盆地
构造演化
扬子东南缘浙赣地区中生代盆地演化与构造环境研究
扬子东南缘
浙赣地区
中生代
构造环境
珠江口盆地潮汕坳陷中生代构造变形分析
珠江口盆地
潮汕坳陷
平衡剖面
中生代
伸缩速率
新疆博格达山北缘晚古生代-中生代古水流样式转折及其构造意义
新疆
准噶尔盆地
古水流
沉积环境
盆山耦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扬子北缘黄陵地区晚中生代盆地演化及其构造意义
来源期刊 地质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黄陵背斜 砾石成分 古水流 物源 中侏罗世晚期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70-1092
页数 23页 分类号 P512.2|P542
字数 152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63-5020.2014.04.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崔建军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27 390 8.0 19.0
2 渠洪杰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23 338 12.0 18.0
3 康艳丽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5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10)
共引文献  (975)
参考文献  (3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74)
二级引证文献  (6)
192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2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3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2(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5(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6(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1997(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7)
199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19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01(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02(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0)
2003(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4)
2004(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0)
2005(64)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59)
2006(6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9)
200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0)
2008(3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09(2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0(19)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陵背斜
砾石成分
古水流
物源
中侏罗世晚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科学
季刊
0563-5020
11-1937/P
16开
北京9825信箱
2-392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0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53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