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高炉炉喉煤气流分布是表征高炉生产状况的重要因素且无法直接检测;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炉顶摄像检测的高炉炉喉煤气流形态三维模型重建方法.首先建立检测系统的硬件结构,其次对煤气流形态图像预处理后,采用边缘检测算法提取图像特征,并提出基于方向链码的边缘跟踪算法,计算煤气流形态的图像坐标;最后结合摄像机内部参数并利用坐标系三维变化关系以及坐标映射关系,计算煤气流形态在三维空间的坐标,从而重建煤气流形态的三维模型.通过仿真对比高炉布料后煤气流形态发展的4个阶段的三维模型变化,估计气流形态的变化,从而估计高炉内部的煤气流分布状况,对指导高炉布料操作以及高炉稳顺运行奠定了基础.
推荐文章
数字化人体喉的三维重建及其可视化
可视化人体
三维重建
可视化
高炉煤气流速对蝶阀区域粉尘沉降特性影响
计算机仿真
流场分析
高炉煤气流速
阀板开度
沉降特性
三偏心蝶阀
三维激光扫描重建咬肌、颞肌三维数字化模型
激光三维扫描
咬肌
颞肌
三维重建
点云
高炉煤气流分布过程的多算法融合预测模型
高炉
煤气流分布
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限定记忆
极限学习机
预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炉炉喉煤气流形态三维模型重建
来源期刊 控制理论与应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高炉 煤气流形态 边缘检测 三维模型重建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与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4-631
页数 8页 分类号 TP273
字数 67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641/CTA.2014.3075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洋 中南大学软件学院 58 399 10.0 18.0
3 吴敏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439 5230 34.0 47.0
7 曹卫华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120 1459 20.0 29.0
9 安剑奇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15 100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34)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炉
煤气流形态
边缘检测
三维模型重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控制理论与应用
月刊
1000-8152
44-1240/TP
大16开
广州市五山华南理工大学内
46-11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79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725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