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阐明了模态刚度在损伤识别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并对11根多级损伤状态的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动力试验研究。通过对梁模态分析发现,由于噪音污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仅凭各梁实测模态刚度数值的直观分析很难对梁的多级损伤状态进行有效的识别。为此,提出了以模态刚度变化率为损伤指标的BP神经网络和PNN神经网络的损伤识别方法,并利用实测数据验证所提方法的实用性。研究表明,两种神经网络分类器识别方法均能够有效应用于实际中,且具有很高的损伤识别精度,为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推荐文章
基于刚度矩阵分解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损伤识别
矩阵分解
特征值
工作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的研究
随机子空间法
Polymax
环境激励
模态参数识别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强柱弱梁”设计方法研究?
强柱弱梁
抗震设计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
Pushover分析
屈服机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模态刚度的预应力混凝土梁损伤识别方法研究
来源期刊 工业建筑 学科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梁 模态刚度 损伤识别 神经网络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有色金属工程设备基础技术规范》编制中的若干问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66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332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204/j.gyjz201406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冰 南华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62 410 12.0 17.0
2 刘君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14 86 4.0 9.0
3 陈振富 南华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43 609 11.0 24.0
4 游猛 南华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18 69 5.0 7.0
5 甘元初 南华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36 183 6.0 12.0
6 王中有 南华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3 1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9)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预应力混凝土梁
模态刚度
损伤识别
神经网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业建筑
月刊
1000-8993
11-2068/TU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33号
2-825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206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1067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