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甘肃中部沿黄灌区早熟马铃薯套作大豆模式下,研究了不同品种与播期对套作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品种间产量差异极显著,以晚熟大豆品种的产量最高,达2553.15 kg/hm2,中熟品种次之,早熟品种最低;与早中熟大豆品种比较,晚熟品种与早熟马铃薯的生殖共生期较短,分枝数、主茎节数、单株有效荚数和单株粒数较多,适合套作。播期间产量也有差异,播期为4月30日时产量最高。中晚熟大豆品种的适宜播期为4月30日,播期为5月10日的早熟品种产量较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豆品种及播期对套作大豆产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甘肃农业科技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薯豆套作 品种 播期 产量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0,11
页数 4页 分类号 S682.2|S344.3
字数 326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4.05.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天文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 145 1938 24.0 37.0
2 王立明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 41 259 9.0 14.0
3 陈光荣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 32 189 8.0 12.0
4 张国宏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 54 280 10.0 13.0
5 杨如萍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 19 122 6.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49)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7)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薯豆套作
品种
播期
产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甘肃农业科技
月刊
1001-1463
62-1050/S
大16开
兰州市安宁区农科院新村1号
54-8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31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05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