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双腔起搏器( DDD)型起搏器植入术后心房颤动(房颤)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8月至2009年4月植入DDD型起搏器118例患者,分析年龄、性别、起搏器植入指征、基础疾病、既往房颤病史、心房起搏比例和心室起搏比例等因素与房颤发生的相关性。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房颤发生的时间曲线。结果随时间增加,房颤发生率逐渐增高为48%。DDD型起搏器植入术后房颤的发生与既往房颤病史(OR 4.116,95%CI 2.123~7.998,P=0.001)、窦房结功能障碍( OR 2.553,95%CI 1.122~5.814,P=0.045)相关,与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心房和心室起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钙拮抗剂的患者相比未使用者房颤发生率降低(OR 0.278,95%CI 0.118~0.658,P=0.004)。结论 DDD型起搏器植入术后房颤发生率较高;房颤的发生率与既往房颤病史、窦房结功能障碍相关,与心房起搏比例、心室起搏比例无关。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腔起搏器术后心房颤动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双腔起搏器 窦房结功能障碍 房室传导阻滞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49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22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68.2014.1.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海澄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 277 1305 17.0 29.0
2 张萍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 160 976 15.0 24.0
3 郭继鸿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 611 4512 30.0 49.0
4 王龙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 105 788 15.0 25.0
5 李学斌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 183 739 13.0 21.0
6 李鼎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 47 196 8.0 12.0
7 薛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 4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房颤动
双腔起搏器
窦房结功能障碍
房室传导阻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
双月刊
2095-6568
11-9347/R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11号
201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