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麻刺感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症状.但临床上对麻刺感,特别是术后残余麻刺感的治疗手段却不多.既往研究表明肢体缺血-再灌注、神经压迫(损伤)以及化学致麻物对皮肤黏膜的刺激均可导致麻刺感.在肢体缺血-再灌注及神经压迫(损伤)时,存在一类与麻刺感高度相关的簇放电,粗大有髓神经纤维及低阈值机械感受器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化学致麻物山椒醇诱发的动物行为学表现及神经电生理结果提示麻刺感与疼痛的产生机制不同.碳酸饮料刺激口腔黏膜所产生的麻刺感与山椒醇的致麻机制亦不同.在基础研究方面,建立麻刺感动物模型、明确麻刺感特异性放电模式,从机制上区分疼痛与麻刺感是未来的研究趋势.同时我们希望更多的临床医生从临床角度关注这一症状.
推荐文章
卵巢动脉的影像学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卵巢动脉
解剖
血管造影
CT 血管成像
MR 血管成像
子宫动脉栓塞术
昼夜眼压波动及其临床意义
眼压波动
临床意义
左室假腱索的临床意义
左室假腱索
临床意义
综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麻刺感的临床意义与研究现状
来源期刊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麻刺感 临床意义 研究现状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4-356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374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9852.2014.05.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建庭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脊柱骨科 158 1058 16.0 21.0
2 胡三觉 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神经生物学教研室 114 558 12.0 17.0
3 段建红 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神经生物学教研室 16 88 6.0 9.0
4 杨德鸿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脊柱骨科 39 201 8.0 12.0
5 李威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脊柱骨科 11 73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4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5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麻刺感
临床意义
研究现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月刊
1006-9852
11-3741/R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8号 北京大学医学部
82-832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1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557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