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环磷酰胺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难治性CD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开放性的研究,共纳入15例难治性CD患者.采用环磷酰胺隔天静脉注射200 mg,持续治疗2周,继以400 mg每周1次静脉注射,至累积剂量达6~8 g.环磷酰胺治疗开始即同时开始口服沙利度胺,根据患者耐受程度,每晚予25~75 mg.治疗前、治疗后2周、环磷酰胺累积剂量达到6~8 g时,记录患者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Hb、WBC计数、ESR和超敏CRP的变化;治疗前及环磷酰胺累积剂量达到6~8 g时进行内镜检查,观察患者黏膜愈合情况,并进行简要克罗恩病内镜评分(SES-CD).监测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统计学处理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治疗前,15例难治性CD患者的CDAI为(235.87±59.87)分,治疗后2周降为(135.33±29.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0,P<0.01).治疗前,ESR和超敏CRP分别为(42.13±22.80) mm/1 h和(13.73±2.18) mg/L,治疗后2周分别降为(23.80±16.63)mm/1 h和(5.77±4.77)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3,6.17;P均<0.05).在完成了2周的治疗后,10例患者获得临床缓解.在完成了环磷酰胺累积剂量达到6~8 g的联合治疗后,患者的CDAI为(108.14±47.10)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0,P<0.01);ESR,超敏CRP和WBC计数分别为(19.35±19.18)mm/1 h、(6.16±5.02)mg/L和(6.28±3.42)×109/L,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0,5.40,3.71;P均<0.01);12例患者达到临床缓解.12例患者内镜下的病变好转,4例患者达到黏膜愈合;治疗前SES-CD为(9.14±5.39)分,治疗后降为(5.07±4.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P<0.01).在治疗过程中,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3例ALT升高,1例WBC计数降低,1例出现严重的泌尿系统感染.结论 环磷酰胺联合沙利度胺的治疗方案使难治性CD患者获得临床缓解和内镜下黏膜愈合,有较好的疗效.但治疗过程中需要监测相关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