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天然气工业       
摘要:
老气区、老气田在开发生产后期产量规模下降、稳产难度加大、经济效益降低,在此情况下要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发展是一个难题.为此,结合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位于川渝气区的老气田开发实际,归纳并总结了气田开发后期的表现特点和所面临的挑战,应用系统集成原理,从经济和管理创新的角度,构建了气田开发后期生产组织方式转变机制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气田开发后期生产组织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①积极争取国家对气田开发后期的财税政策支持;②探索促进气田开发后期的开发机制和经营管理模式;③采用多种承包形式,积极推行柔性中心井站管理机制;④突出生产技术与管理创新,创新驱动气田开发后期有质量有效益发展等.该研究成果对于川渝气区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和推动未来的效益发展都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对其他气田的中后期开发也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推荐文章
天然气生产组织运行方式的探索与启示——以川渝气区为例
天然气
川渝气区
天然气市场
生产组织
运行方式
探索
启示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
天然气生产组织运行方式的探索与启示——以川渝气区为例
天然气
川渝气区
天然气市场
生产组织
运行方式
探索
启示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
天然气与能源革命——以川渝地区为例
中国
天然气
能源革命
川渝地区
天然气利用
年产量
页岩气
第三次能源革命
新冠疫情及低油价影响下的天然气生产企业应对措施——以川渝地区为例
川渝地区
新冠肺炎疫情
低油价
天然气生产企业
发展影响
对策建议
蛛网式管网
市场环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气田开发后期生产组织方式转变机制与途径——以川渝气区为例
来源期刊 天然气工业 学科
关键词 气田 开发后期 生产方式 转变机制 途径 财税政策 管理模式 多种承包形式 川渝气区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安全与管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4-178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87/j.issn.1000-0976.2014.05.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姜子昂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经济研究所 25 212 8.0 14.0
2 李佳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经济研究所 52 125 6.0 9.0
3 任姝艳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经济研究所 5 25 2.0 5.0
4 任丽梅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经济研究所 15 32 3.0 5.0
5 董清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矿区服务事业部 2 4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44)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气田
开发后期
生产方式
转变机制
途径
财税政策
管理模式
多种承包形式
川渝气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气工业
月刊
1000-0976
51-1179/TE
大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3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9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