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以文言写成,措词用语皆极其讲究,且反复修改,几乎用尽大半生心血.作者借鉴古代典籍文献有关词语或修辞方法,清代与今天的注家凡遇此多不出注,这对于读者深入体会小说韵味或许造成一定的障碍.本文拟列举蒲松龄借鉴古代典籍文献的有关方式,力图建立起《聊斋志异》与古典文献相联系的一个通道,从而探讨作者在小说创作中的艰苦用心.
推荐文章
简论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
蒲松龄
<聊斋志异>
生平遭际
《聊斋志异》的语言特色研究
聊斋志异
人物形象描绘
民间语言运用
语言特色赏析
《聊斋志异》拟声词研究
《聊斋志异》拟声词
音节结构
语法功能
模拟对象
《聊斋志异·小翠》中小翠的狐女形象分析
《聊斋志异》
小翠
狐女形象
知恩图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借鉴——《聊斋志异》用语研究
来源期刊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蒲松龄 聊斋志异 词语 句式 意境 注释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语言文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87
页数 7页 分类号 H1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伯陶 44 18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蒲松龄
聊斋志异
词语
句式
意境
注释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双月刊
1009-1017
22-1024/G
大16开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2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54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