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探讨了低热值煤气蓄热式燃烧的化学动力学特性。针对目前开展蓄热式燃烧数值模拟工作常用的总包化学机理进行优选,并利用PSR反应器对蓄热燃烧典型气氛进行不同时间尺度的演化,分析其主要组分的变化特性。同时将优选出来的总包机理应用到3 MW低热值煤气燃烧炉进行数值模拟预测。结果表明,采用JL机理模拟所得的CO浓度分布与详细化学机理和实验结果接近,而不考虑CO逆反应过程时, LA机理模拟结果显示CO燃烧过快。 JL机理对炉膛全场的温度分布与实验值也更相近,同时炉膛出口处的温度误差为全场误差最大值,约为50 K。 JL机理可以被很好的应用至低热值煤气高温空气燃烧预测。
推荐文章
乙醇HCCI燃烧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乙醇
HCCI
化学反应动力学
燃烧模型
高炉煤气蓄热稳燃技术在锅炉中的运用
高炉煤气
蓄热稳燃
锅炉运用
纯高炉煤气烘炉在蓄热式加热炉上的应用
纯高炉煤气
加热炉
蓄热式
节能
甲醇空气预混层流燃烧的简化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
甲醇
预混层流燃烧速度
简化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
敏感性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炉煤气蓄热式燃烧化学动力学机理研究
来源期刊 工业加热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总包反应机理 蓄热式燃烧 一氧化碳 机理优选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热能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
页数 5页 分类号 TF066
字数 37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1639.2014.06.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林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75 955 17.0 27.0
3 柳朝晖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83 554 13.0 19.0
4 王小成 2 4 1.0 2.0
7 丁翠娇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8 习志勇 2 17 1.0 2.0
9 安朝榕 3 4 1.0 2.0
10 金国强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9 75 4.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46)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总包反应机理
蓄热式燃烧
一氧化碳
机理优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业加热
双月刊
1002-1639
61-1208/TM
大16开
西安市朱雀大街南端222号
52-41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99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00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