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我们接受法律,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法律中的文字确实体现了我们的利益。模糊概念存在具有其深层合理性与实际意义,对模糊概念处理的不当可能会破坏社会法制,导致法律公信力的下降。
推荐文章
论法律责任的概念
法律责任
实体
法律地位
浅谈法律意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法律意识
社会生活
法制社会建设
“候鸟”不宜作为法律概念
候鸟
法律概念
迁徙
野生动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浅谈法律中的模糊概念
来源期刊 青年与社会:下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模糊概念 动态 相对 语境 解释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7-117
页数 1页 分类号 F24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尤运生 安徽大学法学院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模糊概念
动态
相对
语境
解释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青年与社会:下
月刊
1006-9682
53-1037/C
昆明市西坝路29号青年大厦5楼
64-48
出版文献量(篇)
9397
总下载数(次)
43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