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大地热流密度分布的基础上,本文基于二维稳态热传导方程,根据研究区热导率、生热率等热物理性质参数,对横穿川东北地区、秭归盆地、黄陵穹窿和江汉盆地等几个构造单元的奉节(FJ)—观音垱(GYD)地学剖面进行了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获得了其深部热结构认识.模拟结果显示,地幔热流自西向东逐渐升高,变化范围约为25.3~ 34.7 mW/m2.莫霍面温度大约在380℃~ 450℃之间变化.热岩石圈厚度自西向东先稍微增厚,后逐渐变薄,变化范围约为115~ 171 km.江汉盆地中新生代的伸展作用使其地幔热流稍有升高,“热”岩石圈厚度相对较薄(约116 km);而川东北地区则受到早期的挤压和晚期的抬升剥蚀作用,地幔热流相对较低,其深部“热”岩石圈厚度也相对较厚(约168 km).
推荐文章
中上扬子区热场分布与演化
热演化剖面
热流值
地温梯度
中上扬子区
华南上扬子区深部温度估算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地温梯度
热流
地层温度
页岩气
四川盆地
上扬子区
中上扬子区海相层系流体特征与油气保存条件
氢氧硫同位素
碳氢同位素
地层水
天然气
油气保存条件
海相层系
中上扬子区
深部裂隙岩体温度场及其控制因素
深部裂隙岩体
地温场
热物性参数
数值模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上扬子区奉节—观音垱剖面深部温度场及热结构特征
来源期刊 地质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大地热流 温度场 热结构 热岩石圈 中上扬子区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9-811
页数 13页 分类号 P314
字数 96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63-5020.2014.03.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方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21 265 8.0 16.0
5 何丽娟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30 1123 17.0 30.0
6 刘琼颖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7 70 3.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93)
共引文献  (1823)
参考文献  (4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2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2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8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0(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4(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5(33)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8)
1996(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7(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1998(3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9)
1999(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0(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1(2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2(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3(3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4(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05(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6(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7(2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地热流
温度场
热结构
热岩石圈
中上扬子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科学
季刊
0563-5020
11-1937/P
16开
北京9825信箱
2-392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0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53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