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评价水湿粘结和乙醇湿粘结操作技术对即刻粘结强度和粘结耐久性的影响.方法:利用乙醇湿粘结、水湿粘结技术和全酸蚀粘结系统Single Bond 2(SB)以及Prime Bond NT (PB)制备牙本质片粘结试件.微拉伸实验检测即刻粘结强度;并测试老化处理(100g/L次氯酸钠液浸泡2h)后的粘结强度,扫描电镜观察各组杂化层的微观形貌.每项实验用5个粘结试件.结果:与水湿粘结技术相比,乙醇湿粘结技术可获得与PB组相似(P>0.05)或者比SB组更高(P<0.05)的即刻粘结强度;老化处理后的粘结强度显著高于相应的水湿粘结组(SB组和PB组)(P<0.05);乙醇湿粘结试件的杂化层清晰完整、质地均一.结论:乙醇湿粘结技术可提高全酸蚀粘结剂的牙本质粘结强度和粘结耐久性,获得界限明确、质地均一的杂化层.
推荐文章
粘结剂和Al粉级配对Al-粘结剂体系摩擦特性的影响
铝粉
粘结剂
摩擦力
摩擦系数
级配
自酸蚀粘结剂对儿童磨牙窝沟封闭临床疗效的影响
儿童磨牙窝沟
龋齿
自酸蚀粘结剂
疗效
粘结剂对球团性能的影响分析
粘结剂
球团性能
配量
无公害型砂粘结剂性能研究
木薯
B型粘结粉
型砂
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乙醇湿粘结技术对全酸蚀粘结剂粘结强度和杂化层形态的影响
来源期刊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牙本质粘结 乙醇湿粘结 杂化层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治疗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5-10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83.1
字数 287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沈丽娟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 89 615 14.0 18.0
2 李芳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 38 148 6.0 10.0
3 王艳开 解放军323医院口腔科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牙本质粘结
乙醇湿粘结
杂化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月刊
1005-2593
61-1254/R
大16开
陕西西安长乐西路145号
52-128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89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736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